资讯频道
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浅谈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建设
特种装备网 发布时间:2016-05-05
分享到:

    摘要:消防部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护航者,随着消防部队职能的拓展和救援任务的加重,在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当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由于传统的部队后勤保障方式已制约了灭火救援的开展,因此在公安消防部队现有后勤保障力量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社会和部队资源,为公安消防部队完成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快速提供技术、物资、生活和社会联勤保障的组织体系就显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消防部队 战勤保障体系建设

    消防部队是一支承担多种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力量,就灭火救援来讲,影响战斗成败因素之一就是战勤保障,建立战勤保障体系是提高部队可持续战斗力、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一项基础。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提出消防部队要承担灭火以外的18项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任务,国务院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62个分项预案将公安消防部队作为一线处置队伍。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部队在处置火灾和抢险救援任务中将面临长时间、跨区域、高难度等问题。这对消防部队的技术、装备、物资等各方面的保障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时,战勤保障体系在消防部队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

    1.1部队自身保障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消防部门的任务是单一的火灾扑救,火灾多以砖木结构的低层火灾为主,火灾规模较小,持续的时间短,后勤保障任务主要以灭火剂和装备为主,消防部队依靠自身的后勤保障能力就可以满足保障需要。

    1.2综合战勤保障体系初步建设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大批石油化工企业和高层建筑,消防部队作为地方经济的护航者,任务也日益剧增,消防工作也得到了政府高度重

    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车辆装备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各地区开始建设战勤保障体系,基本都组建了战备物资贮存、卫生等部门,条件较好的地区还购置了先进的后勤保障车辆,综合战勤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初步建设阶段。

    1.3综合保障体系全面建设阶段

    90年代末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防部队面临大规模的火灾扑救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任务,战勤保障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公安消防部队开始逐步加强消防应急救援综合战勤保障体系的建设。2007年7月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战勤保障建设现场会在大连召开,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各总队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应急救援战斗力提升,

    大力加强战勤保障体系的建设,为重、特大火灾扑救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2当前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保障机制的建立缺乏长效性,经费保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战勤保障体系建设还未建立起依靠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和援助的体系。首先,各地在推动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消防队伍为主体、其他力量协同配合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上存在差距,没能完全形成由政府牵头整合社会应急救援资源,调集社会联动力量,使战勤保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实现社会化“大消防”的良好格局。

    (2)战时保障存在局限性,没有将消防战勤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实现社会联动。长期以来,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中实施的后勤保障是被动的、静态的、分散的和封闭式的,灭火救援实战保障主要依靠现场战斗班组的自我保障和有限的物资补给。导致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中,部分地区还停留在此基础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保障力量分散、资源浪费、效能低下等问题。

    (3)战勤保障物资储备存在局限性,没能合理有效地对人力、物资、装备进行配置。依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的器材装备配备类型、种量,当前,战勤保障大队由于资金和技术缺乏,再加上地域差距,导致消防部队战备物资的配备和储存在数量和种类上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相一致,保障力不强,没有结合区域重大危险源分布规律和实战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储备,在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时,储备的装备物资既不能满足灾情处置的需求,又难以在短时间内联动社会力量调集大量的装备物资,随着近年来重特大灾害事故的不断发生,建立快速有效的战勤保障新机制已迫在眉睫。

    (4)缺乏强化专业化、实战化、协同化训练,战勤保障训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起步比较晚,保障流程多数以预先制定的战勤保障预案流程为主,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在保障过程中,由于缺乏较为科学的保障模拟演练和基础性训练,或者战勤保障训练没有与灭火救援任务和作战对象紧密结合,加之部分新建战勤保障大队不参与日常接出警,各保障模块和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磨合,在需要履行保障职能过程中常常出现保障间断。

    3对推进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提高综合战勤保障能力的几点建议。

    3.1加强消防战勤保障区域体系的建设

    以支队现有的战勤保障大队为基础,组建隶属于省消防总队的省级区域性战勤保障中心。一方面打破区域限制,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状况、特点及灾害事故的特点,以重点城市为

    依托,有针对性地划出作战片区,并针对本片区的特点,采取相对分散与有限集中,城市片区储存与移动供给相结合的方法,保障物资供给,确保战备物资储备的区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防止重复投资。各片区除储备常规器材外,还针对片区实际,实行物资重点储备,尤其是重点加强消防战勤保障车辆装备、通信设施以及灭火药剂、油料、食品等救援物资的储备,做到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如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集贸市场较多的片区,主要储备侦检、破拆、起重等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在化工类灾害事故突出的片区,主要存储泡沫和特种灭火药剂;在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事故较多的片区,主要储备充足的冲锋舟,救生衣等抗洪器材;以保障灭火和各种抢险救援的需要。另一方面尽快制定和完善《区域性战勤保障预案》,加强本省各支队之间、各战勤保障中心之间和支队与战勤保障中心之间的综合性跨区域联合作战演习,以切实提高部队的反应能力,确保“拉得出,打得赢”。

    3.2实施社会联勤保障模式

    《消防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特大灾害事故的处置,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奏效,消防战勤保障工作作为消防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建立完善社会联动、联勤机制十分重要。

    (1)积极主动申请将消防部队战勤保障纳入各级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之中。与政府职能在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等整体联动机制上建立密切联系,与公安、交警、卫生、安监、城建、环保、环卫、市政、电力、通讯、自来水和燃气等部门,实现信息共通、物资共用和资源共享,重点是灭火剂等与灭火和抢险救援有关物资的共用。建立社会资源信息系统平台,全面掌握各地区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分布。信息资源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型工程机械、消防设备和器材生产的厂家及与灭火救援相关的各类物资,以便为战时决策和调集社会力量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由当地政府出面紧急调集各种社会资源,为灭火救援现场提供应急保障,作为部队专业保障的补充。平时组织训练,搞好协同配合,提高保障水平,以利部队充分发挥战斗力,增强抵御灾害能力。

    (2)加强与地方协作机构联系,制订切实可行保障预案,加强保障训练和协作训练。消防部队应急保障分队应加强和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红十字会、医院等联合保障演练。通信部门提供通讯保障,加强火场通信互联。公安部门、医院开辟消防车、灭火剂运送及医疗救护等绿色通道,委托地方医院研究烧伤、生化中毒、核辐射、摔、砸伤等治疗方案,并开设相关专科门诊。为灭火救援现场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服务。提高保障水平,更好发挥部队战斗力,充分发挥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主力军作用和特勤在处置生化恐怖袭击中的拳头和尖刀作用。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为灭火救援现场联勤保障提供法律保障,培育社会保障环境。我们应加强宣传,积极向人大、政府汇报,争取制订完善灭火救援现场联勤保障机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灭火救援中提供后勤保障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全民消防意识和消防后勤保障意识,团结协作抗灾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培育消防社会化保障社会环境。为灭火救援提供更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为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腾飞做出更大贡献。

    3.3深化训练改革,完善训练体系,为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提供重要支撑

    随着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职能的拓展,灾害事故增多了,处置难度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因此,要按照警务跟着警情走、训练跟着情况变的要求,全力推进由装备单一型训练

    转向综合效能型训练,由处置常规火灾训练转向扑救现代火灾、完成抢险救援任务训练;从偏重技能训练转向技术、战术、保障合成训练,从偏重操场训练转向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训练。一是要强化战勤保障指挥,就是将战勤保障大队值班备勤纳入辖区接处警参战辆,通过实战磨合,进一步明确指挥权限和指挥程序,不断提高战勤保障指挥水平。二是要提高预案编制、演练的实战效能,结合灭火救援保障需求,编制、修订各类战勤保障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加强预案的实战、实装演练。三是要大力推进训练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练兵,实施网上考核,不断提升战勤保障干部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剑萍.公安现役部队基层后勤管理实用指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剑萍.公安现役部队基层后勤管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库桂生.军事后勤新变革.解放军出版社,2004.

    [4]吴炳成,和平.特大灾害事故现场后勤保障探析.武警学院学报,2003(19).

    [5]周洪法,蒋孝辉.解读浙江消防战勤保障机制.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4.

分享到:
[来源:社科学论期刊责任编辑:黄淑婉]
官方微信号:tezhongzhuangbei
立即关注特种装备网官方微信,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
官方微博:特种装备网
关注我们,了解实时动态,与我们互动!
《特种装备采购指南》DM广告杂志直接投放全国公、检、法、司、安、武警和军队等系统后勤、财务装备、科技等部门及特种装备行业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