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
>
名企专访
>
正文
杨华:加速人工智能应用 海康威视为公安实战保驾护航(图)
特种装备网 发布时间:2017-07-26
分享到: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安全事业部总经理:杨华

【人物介绍】
杨华: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安全事业部总经理。

杨华:加速人工智能应用 海康威视为公安实战保驾护航
   ——特种装备网专访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安全事业部总经理杨华先生

如果说2016是人工智能(AI)的元年,那么2017可以称得上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之年。人工智能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从学术界的私藏变成改变世界的力量,其中以深度学习取得的进步为显著标志,在目标识别、物体检测、场景分割、人物和车辆属性分析等智能分析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让匍匐前进60年的人工智能一鸣惊人。而在政策层面,人工智能首次写入2017政府工作报告,政策的推动让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有望实现大突破。尤其AlphaGo打败李世石,深度学习让人工智能一举碾压人族,我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在中国各行业正由科技研发走向实际落地应用,在某些行业甚至具有变革性。作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的公共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已被广泛运用并有多类实战级产品问世,为我国公安实战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根据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11月),作为全球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高清智能化的见证者、践行者和重要推动者,海康威视已跃居全球安防首位,成为A股高市值公司和全球头号安防行业大企业。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准确的市场趋势掌控能力,同时基于多年对深度学习技术的积累和突破,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抢占先机,正逐步把深度学习技术运用到各项新品中。那么,海康威视在公共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公司有哪些实战化应用,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布局?为此,本网采访了海康威视公共安全事业部总经理杨华先生,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

编辑:公共安全领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的领域,您对此怎么看?海康威视是怎样看待人工智能的呢?

杨总:人工智能是一门涵盖领域非常广泛的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它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这一点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而以平安城市为主体的公共安全领域产生的海量非结构化视音频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这些数据海量需要转换为人与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结构化数据,提取诸如人脸、车辆、物品等的特征描述信息,进而应用于治安防控、反恐维稳、灾难防护、安全生产等一系列公共安全的细分场景中。这个由视频到(结构化)数据的过程,就是一项需要由机器替代人来完成的复杂工作。

而日益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所催生的极为迫切、强烈的需求,正是推动图像识别这一人工智能技术分支在公共安全领域发展、应用的内生动力。因此我非常赞同“公共安全领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的领域”这一观点。

编辑:您觉得目前支持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得以落地应用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为什么?与传统技术相比,海康威视的具体优势体现在何处?

杨总: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落地应用的首要前提是能够利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或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视频图像中的人员、车辆、物体等对象的特征、行为、数量进行检测或识别判断,以达到理解视频内容的目的。所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视频内容分析技术在近两年越来越热门,我们通过各种类型的训练数据,可以使深度学习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即使同一类物体处于不同尺寸、不同视角、不同光照、遮挡的条件下,也能准确识别。

当然,深层模型的设计和大规模数据的训练,对运算资源的依赖度就会越高。去年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AlphaGo,拥有1920个CPU和280个GPU,它的计算能力惊人。所以,GPU、超级计算机、云计算等高性能硬件平台,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引擎和助力。

海康威视作为公共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利用先进的技术为用户提供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近年来,海康威视研究院的深度智能算法团队在ImageNet、KITTI、MOT challenge等世界级人工智能竞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基础性、前瞻性智能算法的研究方面,海康威视是走在国际的前列。同时,凭借海康威视硬件开发的能力,我们已推出全系列的深度智能产品,包括了前端深眸系列智能摄像机、后端超脑NVR、智能分析服务器等,并且在全国多地成功落地应用。

所以,依托这些优势,我们能够给用户提供非常完整、通畅、端到端的深度智能解决方案,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视频解析应用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实战效果。

编辑:在这波人工智能应用大潮中,海康威视有哪些实战化产品落地?公司是怎样让产品更适合公安实战化应用需求的呢?

杨总: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海康威视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给用户提供深度智能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推出的人脸识别应用解决方案,通过前端深眸人脸摄像机可以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快速定位抓拍,由于内置深度学习算法,即使周围环境光线不佳,人员戴帽子或一定角度下低头、侧脸,深眸仍然可以做到准确识别。在“深眸”摄像机精确捕获到人脸图片后,通过部署的“脸谱”智能分析服务器,对抓拍的人脸图片以每秒数百张的速度进行实时分析、建模。同时,对接相关的公安黑名单数据库,对重点人员进行实时布控。另外,配合人脸应用平台,可以对比中的重点人员进行实时预警,协助执勤公安进行现场身份查验。这套人脸识别应用解决方案已经在全国很多城市成功应用落地。

当然,成功应用的背后,一定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沟通和理解,我们在全国有35个分公司,能够基本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的行业用户,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反馈渠道。在产品研发方面,我们有一支9300多人的研发团队,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不断创新,满足日益丰富的行业用户应用需求。

编辑:人工智能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被认可和推动,您认为释放了哪些信号?从市场角度来说,公共安全领域还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杨总:近一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引发了政策层面的关注,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充分表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事实上,人工智能领域在国家政策层面的提速非常明显,仅去年就出台了四个相关政策文件。今年发改委正式批复了19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其中有3个分属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产业化加速的政策信号全面释放。在这一系列的重点政策的催化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望在技术研发层面和资金注入、优惠措施等方面获得更充足的支撑,“十三五”期间或将迎来价值爆发。

在公共安全领域,我们看得到的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还是非常广泛、深入的,多年来的平安城市建设,监控点位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都是无效数据,给公安在治安管控、反恐维稳、交通管理时提取有价值数据和线索的效率,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单纯依靠人工来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分析视频内容,探测异常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视频大数据平台,进行风险预测,从事后的追查逐步转向事中的防范响应以及事前的预防。

同时,随着城市立体化防控体系的要求,建设“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也需要人工智能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全面的解析处理能力、更通用的硬件计算能力。

编辑:您认为人工智能在应用过程中还有哪些关键技术需要突破?请您结合海康威视未来发展规划,谈谈人工智能的趋势走向吧。

杨总:目前安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成熟,但人工智能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行业和企业还需不断探索,相关的标准也有待统一。未来要进行大面积应用,在关键技术方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普适性问题,使产品能够适应更多样、更复杂的应用场景,比如光线的变化、环境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差异等,需要具备成熟、稳定、实战的性能与效果,真正实现落地应用。其次,要实现数据、算力、算法各层面的全面融合,真正打造出具有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大脑”,实现感知、识别、比对、预警、侦控等一系列的智能化,以开放、便倢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应用创新。最后要实现大面积应用,还需要大幅降低应用成本,使前期只能实现部分的“单点智能”,后续能逐步发展成“整体智能”。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将不再局限于安防行业,金融、能源、楼宇、交通运输、机械等各个行业都将获益于人工智能。机器一旦能学习,就能更高效的帮助人类,并有效地控制失误率。同时,随着智能算法的不断演变,未来的行业应用,也将围绕视频监控,呈现视频、图片、文本、地理空间等多维信息的融合态势,智能化的摄像机也将不仅仅完成记录的功能,而是逐渐会发挥出其作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综合性物联安防功能。

编辑:谢谢!


注:任何个人或团体单位未经本网书面允许不得转载、抄袭!

栏目主持人/总策划:聂璐璐 主编:金敏

分享到:
[来源:特种装备网责任编辑:聂璐璐]
官方微信号:tezhongzhuangbei
立即关注特种装备网官方微信,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
官方微博:特种装备网
关注我们,了解实时动态,与我们互动!
《特种装备采购指南》DM广告杂志直接投放全国公、检、法、司、安、武警和军队等系统后勤、财务装备、科技等部门及特种装备行业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