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安配备AED
守护生命的“平安防线”
2025年10月17日,兰州秋阳下,15台科曼AED设备、15个定制立柜与20台训练机,由耀致急救联合中华慈善总会、科曼医疗移交甘肃省公安厅。


同步开展的,还有一场覆盖数百名基层民警的急救专项培训——从设备操作到实战模拟,从理论讲解到考核认证,让甘肃警务一线不仅“有器可用”,更“人人会用”,为“平安防线”装上兼具硬件与技能的“生命双保险”。

这批设备将落地基层派出所、高速执法点、景区警务站,为甘肃“平安防线”装上“生命开关”,更以科学配套让安全保障“用得上、守得住”。

定制立柜是AED的“专属守护舱”。针对甘肃昼夜温差大、风沙多的特点,立柜采用防尘防水密封设计,避免气候导致的故障;同时搭载智能报警装置,确保AED始终待命。

训练机则是“实战教官”,模拟除颤流程与真机一致,通过传感器纠正操作姿势、记录按压数据,帮助民警在训练中形成肌肉记忆,实现“培训即实战”。

01.AED为何成警务标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玉梅主任医师指出,心脏骤停后每延迟1分钟除颤,生存率下降7%-10%,超10分钟基本失去抢救可能。
公安队伍作为突发事件“第一反应人”,常比急救车先抵达现场。2017年数据显示,我国361名因公牺牲民警中,近7成死于过劳猝死,且多发生在缺乏急救设备的执勤现场。

此次捐赠的训练机,助力民警熟练掌握“CPR+AED”急救组合:新民警从零学起,老民警定期复训,关键时刻既能自救也能救人。
张掖丹霞景区一位老民警坦言:“去年游客心梗晕倒,我们只能做胸外按压等救护车,那十几分钟比破案还煎熬。现在有了AED,腰杆都硬了。”

02.公安配置AED是必答题
这场捐赠是国家政策推动的必然结果,AED进警务站的路线图清晰明确:

公安部“爱警暖警”硬指标:2024年公安部政治部要求,当年12月底前基层所队必须配备AED及配套存储、训练设施,将设备完好率、民警急救培训通过率纳入考核。湖北云梦、湖南桑植等地已实现“三位一体”全覆盖。
多部委协同推进: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要求公安等重点行业加大AED推广,配套建设维护与培训体系,目标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降至190.7/10万以下;五部委《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将AED及配套设备列为紧急救护核心装备。
法律规范双重保障:新版《人民警察法》第21条将急救技能纳入民警标准化要求,《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细化路面急救流程,明确AED需配专用存储设施,确保有法可依。
03.从警营到全民:AED织就安全网
此次设备投放点位暗藏深意,基层派出所、交通执法点、景区警务站,既是民警高频值守区,也是群众求助“第一落点”。数据显示,配备AED及配套设施的警务场所,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提升3倍以上。
呼和浩特回民区民警用AED救助游客后,景区依托训练机开展“警民急救培训”,让群众也掌握基础技能。
科曼AED“傻瓜式操作”与训练机“实战化教学”相辅相成:普通人可通过AED语音提示完成除颤,民警经训练后能现场指导群众。此次捐赠同步培训中,让警务站成“移动急救站”,民警成“急救宣传员”。

当AED橙红标识在甘肃山川亮起,立柜反射阳光,训练机屏幕跳动模拟数据,这场捐赠不仅是公益行动,更是“生命至上”理念的落地。
从公安部“设备+设施+培训”要求,到社会力量补短板,正是中国公共安全体系从“应急响应”向“主动预防”升级的缩影。

中华慈善总会代表的话引人深思:“每台AED可能挽救一条生命,每个立柜守护希望,每台训练机培养‘守护者’。它们或许一年用不上一次,但用上一次就能救命,培训一人就多份保障。”甘肃这场捐赠,正以“设备+设施+技能”的完整链条,为更多生命赢得生机。
耀致急救致力于急救常识及急救意识的推广,推动AED及心肺复苏的普及,为公众、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提供AHA急救知识、急救课程培训、AED应用等公众急救领域综合解决方案。
采购AED/代理/经销商咨询
更多AED产品优势、解决方案
欢迎扫码咨询

采购AED/售后/急救培训,可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8653-110
公司官网:http://www.gzyaozhi.com/
公司地址:广州市灵山东路东英科技园9栋8楼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