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江西赣州打造8大类21支应急救援机动队 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消防救援力量体系
特种装备网 发布时间:2021-08-20
分享到:

高层建筑消防演练

为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江西省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现有力量资源,将全市19个县(市、区)划分为5个片区,布点建设了“高、低、大、化”及山岳、水域、地质、交通等8类21支应急救援机动队,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一支与辖区主要灾害事故类型相适应、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的攻坚队伍。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21支机动队已完成队员遴选、队伍组建、装备整合、定期拉动、常态训演等工作,“专业突出、片区互补”的“一队一专”力量格局初步形成。

融入地方进行有益探索

自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后,队伍职能由单一灾种向全灾种转变,救援形式由“辖区救援”向“跨区域救援”转变。赣州市地域广、人口多、地形地貌复杂。此外,赣州与福建、广东、湖南三省交界,各类跨区域应急救援任务较重。

2021年,赣州市政府提出了“努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节点,不断开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局面”的工作目标,着眼赣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全面深化“一队一专”建设,以加快建设一批“专常兼备、平战结合、快速响应、机动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动力量为突破口,与全面发展壮大政府专职队、切实打通灭火救援“最后一公里”相互补,全面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实战牵引强化专业训演

7月27日,在赣州市218米的地标建筑宝能中心,16层一客房传来急切的呼救声:“着火了!有人员被困,快来救我们!”当日,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高层建筑火灾应急救援机动队、中心城区消防救援站和交警、医疗、环卫等联动部门以及社会单位共计180人参加全市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此次实战演练假设,宝能中心16层一客房因电气故障起火,并突破外窗迅速向上蔓延,导致多人被困。

演练过程中,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以实战为导向,结合高层建筑疏散难、登高难、供水难、搜救难等特点,设置了消防电梯应用、内攻搜救、空呼共用、心肺复苏、外部控火、外部登高营救及紧急救援小组应急响应等32个作战科目,实战模拟了应急响应、联勤联动、途中指挥、车辆停靠、战斗展开以及组织归建等作战全过程,全面检验队伍实战能力,磨合联勤联动力量实战效能。

除了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今年上半年还组织了车辆事故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水域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等多场实战拉动演练,不断提升实战能力。同时,该支队全面施行资质认证、持证上岗制度,分批选送队员到专业机构和学校进行技能鉴定、培训考证。目前,已有8名指战员取得潜水资质、12名指战员取得水域救援资质、51名指战员取得舟艇驾驶资质。

固强补弱优化训练保障

在救援专业装备的投入上,该支队整合优化现有车辆装备,并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高精尖”车辆装备配备力度,以满足实战需要。同时,针对各类灾害事故处置不同需求,与器材厂家签订战略协议定制所需特种装备;积极开展器材革新,鼓励各机动队创新发明,自制结构简单、上手就用的对口器材。

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王俊琦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重型泡沫消防车、大跨距举高喷射车、强臂破拆车、方舱指挥车、消防机器人、大流量攻坚炮等高精尖装备配备,特别是紧盯现阶段常态化跨区域作战需要,重点加强模块化携行装备配备,与航空、高铁、道路交通运输部门建立装备跨区域投送机制,提高机动作战能力。”

如何有效解决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保障难题?该支队创新开展“一县一训练基地”建设,计划用2~3年时间,在中心城区外的15个县市,分期分批开工建设大队级训练基地,以满足队伍基地化、模块化、实战化训练和常态化轮训需要。截至目前,已配套出台《大队级训练基地建设标准》,并将基地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目标任务。

分享到:
[来源:新法制报责任编辑:孔珊珊]
官方微信号:tezhongzhuangbei
立即关注特种装备网官方微信,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
官方微博:特种装备网
关注我们,了解实时动态,与我们互动!
《特种装备采购指南》DM广告杂志直接投放全国公、检、法、司、安、武警和军队等系统后勤、财务装备、科技等部门及特种装备行业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