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公安大数据战略下智慧新警务的发展(组图)
特种装备网 发布时间:2019-08-02
分享到:

2018年8月2日,公安部宣布9月1日前全面推行公安交管“放管服”。2018年11月29日起,公安部施行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措施。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内结合公共安全行业特点和需求,不断推动智慧警务的创新和发展,也将“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发展,我国社会治安构成要素日渐膨胀,给公安机关警务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而警力资源则几乎未增长,导致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在此背景下,警务机关亟待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寻求突破,以适应当下公安机关业务变革的需求。

我国的智慧警务建设大致从2010年开始,各地公安机构提出,将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警务指挥、情报综合研判、视频监控与侦查方面。2015年9月,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业内常说的雪亮工程,由此,智慧警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融合的驱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

数据汇集是基础

我们讲的大数据,就是信息数据,是开展智慧警务的基础,大数据的应用,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提供了数据条件。公安机关积极运用数据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与“大数据”相互融合的感知分析、实战应用、服务群众、队伍管理等警务机制,使之更好地契合和适应“大数据”发展,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大数据”作用,以信息化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公安大数据战略下智慧新警务的发展(组图)

近年来,大数据建设逐渐火热,全国各地纷纷推进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工作,努力打造一张信息网,做到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全程掌握犯罪嫌疑人动向。抢占信息高地,时刻跑在犯罪分子前面,也是智慧警务建设的目标之一。

目前来讲,警务涵盖的业务范围较广,传统的警务业务分割格局也导致数据资源的碎片化,很难将其融合到一起,区域之间的沟通和联络也是一大难题,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亟待突破。因此,在公安机关推进警务信息化过程中,要增大具有感知或机器视觉能力的监控摄像机以及其他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覆盖规模,同时建设全省警务云,汇聚全警数据和社会数据,加快各警种之间的信息资源融合,地区之间共享数据资源,从而提升执法机关办事效率,推进智慧警务发展进程。

移动警务终端的应用

当前我国各地纷纷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政策,现场执法行动全程音像记录,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基层民警执法难题一直存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大量的数据采集、记录也增加了执法人员的负担。应用移动警务终端后,民警接处警、现场勘查,信息采集、核验等工作负担都得到了减缓,真正做到了基层执法减负。

公安大数据战略下智慧新警务的发展(组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领域应用的渗透,移动警务终端不断的更新换代,也逐渐走向智能化。现场执法过程中,执法关键信息可上传云端进行研判,实时高清上传,带有定位系统等等,这些功能的研发能够提升现场办案效率,更好的发挥移动警务的实战价值。移动警务终端不仅作为现场执法助手,也是大数据信息采集的来源,在公安大数据建设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AI筑安全防线

在我国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项目建设的推动下,全国各地都建成了较大规模的视频监控设备布点。我们也能看到大街小巷无数的监控探头,几乎做到了无死角监控。然而普通的监控无法满足一些需要精准判定的视频要求,一些人脸、车牌需要精准测定,用来侦破案件、抓捕嫌疑人,配合执法工作。AI的应用成为执法破案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前阵子我国应用AI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寻找失踪儿童,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仍然精准识别,让我们感受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强大。现在,AI以其能够迅速对视频数据进行结构优化,对人、车、物进行快速识别比对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安防行业,移动警务终端更是结合AI技术,执法过程更加便捷。

公安大数据战略下智慧新警务的发展(组图)

5G时代的到来,公安信息化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在高带宽、高时延、低时延的特点下,终端及感知设备的融合化、一体化、智能化趋势明显。5G带来更大的数据量,智慧警务中大数据及AI的应用将更广泛、更成熟,势必进一步提高立体防控、应用指挥、移动警务、智能交通等公安业务实战能力及效果,助推智慧警务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分享到:
[来源:特种装备网整理责任编辑:王岩]
官方微信号:tezhongzhuangbei
立即关注特种装备网官方微信,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
官方微博:特种装备网
关注我们,了解实时动态,与我们互动!
《特种装备采购指南》DM广告杂志直接投放全国公、检、法、司、安、武警和军队等系统后勤、财务装备、科技等部门及特种装备行业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