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20两会|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迫在眉睫(组图)
特种装备网 发布时间:2020-05-29
分享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空军多次派出运20、运9等国产大中型军用运输机向武汉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物资。这既是我国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列装部队后首次参加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空军首次成体系大规模出动现役大中型运输机执行紧急大空运任务。

通用航空以其“高频次、点对点、高时效”的运输特点,在我国抗击疫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通用航空还在无数次的地质灾害、森林消防等多种紧急救援中,凭借其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救援范围广、救援效果好等特点,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0两会|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迫在眉睫(组图)

五台山景区突发森林大火 山西通航全力救援

航空应急救援是应急救援的方式之一,特指采用航空技术手段和技术装备实施的一种应急救援。与其他应急救援方式相比较,航空应急救援具有响应速度快、机动能 力强、救援范围广、救援效果好、 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有着其他应急救援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应急救援实施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响应平台,应用前景极其广阔,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手段,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而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仅2019年,我国因自然灾害共造成909人死亡、1.3亿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270.9亿元;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8738人;共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受害面积13505公顷。可以说,航空救援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高效、最安全的方式。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应急管理职能已全面整合并提升为国家战略。航空应急救援作为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专业化体系,为此,建立健全国家主导、统筹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强航空应急救援战略力量不仅正当其时,更是迫在眉睫。

我国航空应急救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救援硬件设施总量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一方面,我国航空器数量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同时,我国保有的直升机机型无法满足救援需求。如汶川地震救援中需要的重型直升机米-26在国内通航公司仅有一架,后需经俄罗斯进行调配。另一方面,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和通航机场建设不足,对于大范围的救援难以做到及时响应。

2020两会|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迫在眉睫(组图)

航空救援体系顶层设计和规划不完善。一是我国尚未出台国家层面的航空救援总体机制和模式样板,对应急救援的高效实施没有法律法规进行保障,对全国通航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二是我国的低空空域开放政策尚未对通航应急救援进行统筹规划,目前我国低空空域开放仅在局部地区试行,加强军民航空域管理的协调统一及合成救援能力仍有待落实。三是对各方力量的救援职责范围缺少明确界定。对民航、军航和其它航空救援力量的未来发展重点和方向并未给出统一指导,在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方面存在短板。

2020两会|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迫在眉睫(组图)

航空救援运作模式缺乏整合性和可持续性。首先,由于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主题分属于军队、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政府对民航具体机型配置和救灾能力信息不能完全掌握,平时缺乏合作演练和信息沟通,在统一调配资源时难以形成高效的合力。其次,航空救援体系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沟通协调缺乏统一指挥调度平台。救援体系除军队、民航内部的飞行、空管和机场部门外,还需要医疗、消防、交通等多个部门的配合,没有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和共享机制,事发仅依靠更高层级的临时协调难以确保救援活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020两会提出建设航空救援体系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副总经理杨伟和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联合多名代表委员,分别向大会提交了有关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提升装备国产化水平及制造能力的建议和提案, 呼吁建立健全国家主导、统筹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加强航空应急救援战略力量。同时,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

终于,在经应急管理部同意后,湖北省被纳入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试点,并确定围绕荆门漳河通航机场、武汉汉南机场、鄂州顺丰物流运输机场等航空应急资源,抓好应急救援航空网络、应急救援关键力量等重点建设任务。

2020两会|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迫在眉睫(组图)

同时应急管理部要求,结合航空应急救援任务的实际需求,建立应急响应、协调联动、飞行保障等各项机制,完善应急救援航空力量保障条件。重点结合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整合利用区域内航空应急资源,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打造航空救援应急救援尖刀和拳头力量。

分享到:
[来源:特种装备网整理责任编辑:杨航]
官方微信号:tezhongzhuangbei
立即关注特种装备网官方微信,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
官方微博:特种装备网
关注我们,了解实时动态,与我们互动!
《特种装备采购指南》DM广告杂志直接投放全国公、检、法、司、安、武警和军队等系统后勤、财务装备、科技等部门及特种装备行业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