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的朋友肯定知道,之前我们为大家带来过来自美国的各大特种部队爱用的防护眼镜品牌Gatorz Eyewear 的产品,以及同样被全球各大军警单位使用的著名户外运动品牌Salomon的产品。
《脱颖而出——Gatorz Eyewear Magnum 2.0》
《Salomon登山鞋家族新秀——X-Ultra 3 GTX》
这些品牌在国内的代理商便是我们的老朋友,钛敌科装备。除了作为代理商,钛敌科装备其实也在自己设计和开发常用的战术装备,比如战术腰带,快拔枪套等等。而且也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和一些其他国家的军警单位当中。
提到战术装备,怎么能少的了其中的“最大件”——战术背心呢?
2017年,钛敌科推出了第一代菁英防卫背心系统。EDS一代主要设计成可以“两用”的背心——通过更换相关附件,可以从隐蔽内穿的形态转换为防护能力更强的板载背心形态。
菁英防卫EDS一代背心已经被不少单位选择——例如北京的蓝剑突击队和广州的羊城突击队,都是国内赫赫有名的特警队。
▲北京蓝剑突击队实际使用案例(图源:中国妇女报微博)
▲广州羊城突击队实际使用案例
时隔两年之后,钛敌科装备秉持着“借鉴学习改进好的设计理念,运用发扬到适用于国内情况”的理念,推出了第二代菁英防卫背心系统——EDS2.0背心系统。
这款背心除了有传统的黑色之外,还有常见于国外执法单位的“棕灰”色,我们这次拿到的便是这款“棕灰色”版本,其实跟手里的游骑兵绿RG色相比看不出有什么太大差别。
从外观上可以看出,EDS2.0除了保留了1代前片的地图袋设计之外,基本上和一代EDS没有太大关系了。背板回归了传统的织带设计。顶部救援拉手这样的设计也算是当今战术背心标配了,当然少不了。
▲EDS2.0上与一代相同的拉链地图/行政包开口
这个拉链我个人使用有些不太喜欢——如果在这个地方挂PTT或者手咪,会挡住拉链头。倒不如回归最开始的魔术贴粘贴,再配以拉链附件。另外,其侧面的胸挂面板插扣上方织带其实可以再做长一点,也方便挂载PTT或手咪。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个亮点——在作为传统的防弹板板仓外,还整合了水袋包的设计,可以直接搭载1.5L水袋。也就是说,省去了你再单独购买一个水袋包的麻烦。
▲魔术贴毛面下方的织带拉手拉开就是内置的水袋包仓,水袋引水管可以从侧方引出
▲钛敌科EDS 2.0的侧围后部采用了类似TYR PICO APC的固定方式,将可调节的魔术贴侧围粘贴于织带盖板内部
▲此外,EDS2.0背心的后片两侧还有拉链设计,可以快速加装和更换背部组件如攻击背板之类的。具体可以参考知名品牌CP和VS的Zip on系列背板包
▲后期EDS2.0面板,和早期版区别在于快拆扣具有所改变,这一点将在后面提到
▲新版本是内部采用三明治网料,且中间留出透气区域
▲新款内部上方还留有魔术贴毛面,为日后护颈组件做准备
▲肩带内侧也有三明治网料分散压力
▲可拆卸的肩带便于走线(通讯器材线或者水袋引水管),外部的织带也可以存放扎带简易手铐
▲背心侧围也采用可拆卸设计,也可以加装单独的侧护板袋
▲和一代一样,EDS2.0依旧采用扣具+魔术贴的方式固定前面板。这个面板其实是纯MOLLE面板,当时没来得及拍照就装上了附包,鉴于拆MOLLE太累我就不拆了。反正大概意思就是,标准的6X3面板,想装啥装啥。
▲▲面板下方有一条魔术贴毛面可以反折进内侧,可以更牢固地固定前面板(但要我说实话,没啥大用)
前面板附包:
▲图中附包配置从左至右为:为BFG 10-Speed手铐包(也可以拿来装手机),钛敌科静音弹匣包,钛敌科通用快拔(通用市面上常见步枪弹匣)
正如我们在《装备搭配指南(2)——Plate Carrier背心搭配详解》说到的一样,我习惯在离辅助手(比如我用右手持枪,左手就是辅助手)最近的一侧,放置开口的弹匣包(Happy Mag)。因此,我在最左侧放置了一个钛敌科的通用步枪弹匣包。
钛敌科静音95弹匣包的设计初基于Eclipse的版型,但里面用于遮挡魔术钩面的那一块毛面进行了改进,原品是独立粘上去的,很容易丢(一些朋友二手买回来的魔术毛就丢了)。
▲BAE Eclipse弹匣包,有两种固定方式——传统的魔术贴固定和弹力绳+扣具固定方式,后者在打开时不会有刺耳的噪音
钛敌科的版本直接做了一个固定结构和内藏夹层,直接可以收纳毛面,避免了丢失的问题,也可以让使用者快速就把毛面拔出来,也免了还要花时间对齐。不过呢,如果是个人使用,一般都会把装备调整在最适合自己的状态,比如就我个人而言,这个附包就长期处于“静音模式”。
▲BAE没有自带魔术贴毛面收纳
▲可收纳的魔术贴毛面
这款弹匣包有可以搭载两只AR弹匣或者一只95步枪的弹匣的不同版本,虽然叫“弹匣包”,但这个包也不只可以用来装弹匣,把泰瑟电击枪、手枪甚至是电台装到弹匣包里,这样的操作在国外的军事和执法单位当中司空见惯。
▲Eclipse包装泰瑟X26电击枪的形态
▲在翻盖内塞的情况下仍可以装下一台XTS5000对讲机
电台包
▲在背心后部装了一个钛敌科的电台包,旁边插了两根扎带手铐
▲这个电台包应付小型电台没啥问题,但是像XTS之类的大块头就塞不进去了。当然,电台包其实是有两段式的调节, 一种是扣具穿过织带, 装比较小尺寸的电台(如上上图),另一种是扣具不穿过织带, 这样就可以装中尺寸一些的电台(但是XTS还是8行)。但是考虑到国内警察叔叔们也不用这么憨的机器,所以问题不大。
医疗包和折叠回收袋
由于个人习惯,我通常不会在右侧(手枪侧)侧围上放太多东西,所以把快拆医疗包和折叠回收袋放在了左侧包围上。
▲分体设计的快拆医疗包,解开最外侧的插扣之后可以将医疗包扯下来方便使用
▲有很多朋友喜欢把回收袋放在腰带上(我的另外一套装备便是如此),但换个思路放在背心上也未尝不可(像C2R背心还自带回收袋位置)
八合一勤务面板
针对国内的警务工作环境,钛敌科还在标准的MOLLE面板之外开发了一个“八合一勤务面板”,旨在把腰带上的单警装备整合在一起。
当然,由于国内外理念不同(国外还是强调1st line和2nd line的概念的,也就是说腰带装备是基础,是不能不带的,背心才是第二梯队)。我们认为,在合理配置自己的勤务腰带的前提下,使用腰带不但不会造成太多不便,也能保证最需要的装备离自己最近。(关于如何正确配置并熟悉自己的勤务腰带,可以阅读之前的文章《小细节,大讲究——对于警用勤务腰带配置的几点建议》《装备搭配指南(1)——作战腰封配置详解》《如何从你的执勤腰带上更高效地取出装备》)
但鉴于目前国内更多的使用者可能并不会花太多心思整理自己的腰带,在乘车等情况下可能会有6点方向的附包硌到使用者,更甚者可能会在摔倒时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这款面板则将所有需要的“八件套”放到了拿取最快的正前方,更适合国内那些“穿背心不想带腰带”的工作者。
▲和MOLLE面板一样,勤务面板也使用插扣和魔术贴固定于背心前版
▲弹匣仓位
▲弹匣仓位也可以选择开盖或者用翻盖固定,下方侧向包为工具钳和手铐包
▲自带一个小型杂物包,用于存放笔记本等小物品
▲最下方为向右开口的甩棍仓位
▲官方图满载状态,可以搭载甩棍、手电、喷雾、弹匣、工具钳等常用的勤务装备
▲简单来说就是把腰带上的单警装备整合到了这个面板上
▲更换为八合一面板的EDS2.0背心
▲正前方必然是拿取装备最为便捷的位置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一些没有装到背心上的附包,也来介绍一下:
通用弹匣包
和上文提到的通用步枪弹匣快拔一样,类似TYR的版型。但钛敌科的版本优化了两个部分:一个是TYR快拔弹力绳的固定位置只有一个织带耳,另一头就只能绑在背面的织带上,打结之后不利于调节和安装(一看就是被TYR的折腾的够呛)。而钛敌科版本直接多了一个穿绳孔,方面固定调节之余,也不会像普通织带耳那样被弹力绳拉到变形;第二是把内部的防滑胶换成了海帕龙,即便不使用弹力绳固定顶端,也能有不错的防跌落性能。
▲TYR 单联可调节弹匣快拔,背部无穿绳孔
▲通用手枪弹匣快拔,可以兼容大多数手枪弹匣
▲单独的穿绳孔
▲内部加入海帕龙材料,增加摩擦力
▲上文提到的步枪快拔也做了如是改进
小号横杂
▲小型横向杂物包,正面可以插笔,便于记录信息。背部4X4的织带也说明了这个大小足够装不少小零碎
中号杂物包
在小型4X4杂物包之外,还有一款尺寸更大的中号5X4杂物包。高度上比小号横杂略高。除了尺寸差异之外,中号杂物包在最外侧依旧保留了一块魔术贴毛面用以粘贴识别章(国外有不少单位的人员喜欢把杂物包当作医疗包来使用,所以会在包外侧手画十字医疗标志或者粘贴十字魔术贴)
在最外侧,有单独的拉链仓可以放置比较薄的物品(纸制品如证件、地图或者医疗用丁腈手套)。包内侧也有一个分隔,用以区分不同用途的装备。
▲大小杂物包尺寸对比
▲最外侧的拉链仓可以用来装医疗用手套,方便拿取
▲内部分隔,便于使用时快速找到需要的装备
手电/胡椒喷雾包
▲手电/胡椒喷雾包,手头没有,插个16寸甩棍也没啥问题
79微冲双联弹匣包
这款79微冲包的翻盖外层增加了海帕龙材料,增加撕开时的触感;同时也可以在不使用翻盖,开放携行的情况下,和附包内部的海帕龙形成内外两侧的防滑面,增加开放携行时的防跌落效果。询问过设计人员后得知,这样的开发初衷也是希望能通用大部分双排弹匣,无论是翻盖还是开顶的状态下携行。
▲翻盖双联79冲锋枪弹匣包,这我更没有了(有还了得?)。插俩9mm Glock弹匣也没啥违和感。
▲翻盖顶端采用海帕龙材料,手感明显与尼龙材料不同,方便快速定位
▲在开盖使用的状态下,收入内部的海帕龙材料也可以起到防滑,防止弹匣跌落的效果
快拆
现在各种快拆背心层出不穷,不管是使用哪种扣具,快拆都成为了一种潮流,钛敌科也不例外。
根据我们的了解,这样的设计也是因为设计方在寻求一些特警人员的建议后发现,他们对于狭窄空间当中, 战术背心不用套头穿着的便利性有着一定的要求。当然很多时候快拆扣并不是为了快拆而快拆。不可否认的是,快拆扣是一个双刃剑,快拆扣固然可以加快穿脱背心的速度,但同时又会面临影响抵肩射击和与传统2点和10点挂载点位冲突的问题。当然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老道理了。
▲FROGPRO的这个设计虽然避开了2点和10点的挂载位置,但这个位置需要手臂弯曲更多,也不见得是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早期版本的EDS2.0采用了类似First Spear Tubes快拆系统——目前FS不再向第三方厂家单独售卖Tubes快拆(因为第三方买扣子也是为了做快拆侧围,这样就和他们自己的产品打架了),所以目前市面上能买到打着“Tubes快拆”旗号的基本上都是仿品。
▲▲早期EDS2.0背心(来源:战甲网)
仿品Tubes快拆除了在外观上与原品有明显的区别之外,操作手感也是完全无法与原品相提并论的。此外,还有过使用仿品Tubes快拆在使用过程中意外解锁导致装备掉落的案例。
可能也是钛敌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新版本的EDS2.0背心上放弃了仿品Tubes快拆,转而使用意大利品牌Due Emme的ROC快拆。
▲笔者手中新版本的EDS2.0背心采用了ROC快拆
▲而ROC快拆并不像tubes快拆一样公母差异明显,母亦公来公亦母
▲ROC按照步骤:1对齐互锁卡扣,2向上/下滑动,锁定块自动锁定
这款快拆虽然不如Tubes快拆有双向安装/解锁的能力,但也是一款不错的设计,出现在了国外很多背心和改装的快拆侧围上。
▲Templars Gear QRPC
▲塔斯马尼亚虎TTPC
▲Agilite K19背心,这款背心已经被以色列的一些单位采购使用
▲国内很受欢迎的DA——Direct Action也推出了针对“喷火”Mk2背心的快拆侧围,也是用的是这款ROC快拆
实际使用案例
▲广州羊城突击队使用EDS2.0(棕灰色)实例
▲皇家泰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使用EDS2.0背心
▲2020年泰国枪击案当中A26队员也有使用钛敌科EDS2.0背心
详情请见《2020泰国Nakhon Ratchasima枪击案》
现在的执法单位越来越多开始跟上时代的脚步,购买更加现代化的战术背心,这当然是好事。总体来说,钛敌科的菁英防卫EDS2.0背心以及配套的附包所构成的一整套系统基本上能应对目前国内大多执法单位的需求——快拆系统,模块化的附包选择以及还不错的穿着体验可以算得上是国产战术背心当中的一朵强劲的“后浪”。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