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预案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我县淤地坝安全防汛工作,有效防御洪水灾害,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其拦泥、滞洪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统一、高效、有序地开展淤地坝安全防汛工作,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吴起县境内淤地坝安全防汛工作。
(二)预案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陕西省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
4、《吴起县防洪预案》
(三)预案编制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加强管理,防患未然,防、撤、抢、救相结合,把淤地坝安全防汛工作纳入全县防汛管理体系,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已竣工建成的淤地坝,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由工程所在镇(街道办)制定单项防汛抢险预案,以村为重点,由村、镇(街道办)分级负责。开工新建的大中型淤地坝,施工前,建设和施工单位双方签订在建淤地坝工程安全生产及防汛责任书,由施工单位制定相应的防汛抢险预案,并报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付诸实施。
二、淤地坝现状
(一)淤地坝分布
全县现有淤地坝438座,其中:骨干坝120座、中型淤地坝159座、小型淤地坝159座,分布在全县9个镇(街道办)的辖区内(具体位置详见附表附图)。
(二)分布区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我县年平均降水量为483.4mm,并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70.0%,特别是7、8两个月,多出现暴雨天气,历时短、强度大,极易形成洪灾,给淤地坝安全造成很大压力。
三、安全防汛组织指挥体系
(一)组织、指挥机构
淤地坝安全防汛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统一指挥。
1、吴起县在建淤地坝工程防汛领导小组
组 长:水务局局长
副组长:水务局分管副局长
成 员:水务局总工,水土保持工作队队长、副队长、技术人员,工程施工队队长
2、吴起县已建成竣工的淤地坝工程防汛领导小组
组 长:淤地坝所在镇(街道办)镇长、主任
副组长:淤地坝所在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成 员:大坝管护员及安全责任人
3、水务局技术服务组
组 长:水务局分管副局长
副组长:水务局总工
成 员:水土保持工作队队长、副队长和相关技术人员
(二)职责和分工
根据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务局、有关镇(街道办)和受益村委会,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实施防汛预案,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政策和县人民政府的决定、调度命令,确保淤地坝工程安全度汛。
淤地坝防汛领导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编制所管理淤地坝的安全防汛预案,并协调组织预案实施。根据需要组建防汛应急技术抢险分队,险情发生时,务必在1小时内集结到位。同时加强汛期值班,上下保持联系,随时向县防汛办公室报告淤地坝运行和汛期安全工作。水土保持监督站是县水务部门的专门执法机构,与水土保持工作队共同负责全县淤地坝设施保护的日常工作,宣传有关法规政策,培训淤地坝管护人员,落实技术监督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平时每月一查,汛期随时检查,汛前汛后普查。
镇(街道办)人民政府是淤地坝管护责任主体,淤地坝所在镇(街道办)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大中型淤地坝单项安全防汛预案,组建一支以镇(街道办)基干民兵为主的汛期抢险队伍,落实管护责任人,根据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对辖区内所有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等,消除安全隐患,汇总上报安全防汛情况。
淤地坝管护员是由镇(街道办)审查确定并在水务局备案的管护责任人,汛期认真覆行下列职责:对迎水坡沉陷裂缝和坝肩干缩裂缝及时开挖填土夯实,对坝体鼠穴随时处理;对两坝肩来水疏浚引导,避免来水对坝体冲刷;按要求启闭卧管放水孔,调节库内水位,在汛期做到空库运行;平时勤查,汛期严查,降雨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出现险情及时上报;对防汛道路及时维修,确保交通畅通。
在建工程的安全防汛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前水务局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及防汛责任书”,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承担在建工程的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成立淤地坝安全防汛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在建淤地坝防汛工作。汛期施工应组织好防汛抢险队伍,储备抢险物资,拟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度汛应急措施,按计划完成防汛坝高,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
淤地坝受益区村委会,成立以村主任和淤地坝管护员为负责人的淤地坝安全防汛工作小组,组建以村干部为主的20人应急抢险队,承担具体的防汛抢险任务。同时,所在镇(街道办)应落实下游村庄撤离转移方案和具体责任人。
(三)预警预报系统
建立淤地坝安全防汛预警、预报机制,形成县政府、水务局、镇(街道办)、村、管护责任人为主要环节的预警、预报系统,分级负责,各司其职,随时下达指令,通报汛情,传递信息,准确掌握工程运行情况。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