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
>
装备热点
>
正文
河北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特种装备网 发布时间:2018-09-28
分享到:

这几天,走失十年之久的老李终于能够回家了,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脸识别这项新技术。从离家到回家,老李用了10年,而通过人脸识别比对核实出老李的身份信息却只用了3个小时。

老李因为重度精神障碍等问题一直滞留在救助站,他既无法描述自己的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工作人员在运用口音分析等传统寻亲手段时,往往收效甚微,信息沟通的障碍成为阻碍寻亲工作的中梗阻。几天前,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给出的比对结果,河北省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了相似度最高的李姓男子的哥哥。“我弟弟智力有严重缺陷,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住址。十年前的一个上午,他出门后就一直没回来。我们找遍了他平时可能去的地方,也到周边好几个派出所报案,到处张贴寻人启事,还发动亲戚朋友去找,都没有结果……”老李的哥哥在电话中说。

据了解,在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有很多和老李一样的受助人员。如何才能打通受助人员回家的最后一公里呢?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将人脸识别这项新技术运用到寻亲工作中,通过采集长期滞留人员的头像数据,公安机关根据经验初步判断人员年龄范围,通过头像数据与数据库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筛选出面部特征相似人员,及时反馈给救助站。2018年已帮助80余名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核实出身份信息,并已全部护送返乡。

分享到: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责任编辑:张聪]
官方微信号:tezhongzhuangbei
立即关注特种装备网官方微信,
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权威资讯和商机信息!
官方微博:特种装备网
关注我们,了解实时动态,与我们互动!
《特种装备采购指南》DM广告杂志直接投放全国公、检、法、司、安、武警和军队等系统后勤、财务装备、科技等部门及特种装备行业厂商。